這裡面~
有沒有我們的影子~

龍應台。牽掛~
要趕去機場,時間很緊,路上不知塞不塞車,但我還是給麗莎打了個電話: “十分鐘後到你家。然後直奔機場,準備點吃的給我。”
十分鐘後,麗莎趿著拖鞋,穿著運動褲,素顏直髮下樓來,我們坐在她陽光滿滿的客廳裏。她開始談正在讀的 飛力普•羅斯的小說,我猛喝一杯500cc的優酪乳加水果,囫圇吞一個剛做好的新鮮三明治。吃完喝完,還帶一杯滾燙的咖啡,有蓋,有吸管,匆匆上車。上車 時,麗莎塞給我一本書,《2007美國最佳散文選》, 讓我帶上飛機看。
車子啟動,將車窗按下,看著門裏目送我離去的麗莎,我用手心碰唇,給她一個象徵的親吻和擁抱。
一路飛奔到機場。臨上機,再給她打個電話:“你讓馬麗去幫我打掃時,拜託,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我忘了拿出來晾,請她處理,還有,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,都發黴了。”麗莎說,“沒問題。你要保重。”我也說,“你保重。”
然後我關了手機,提起行李。
這麼常地來來去去,這麼常地說“你保重”,然而每一次說“保重”,都說得那麼鄭重,那麼認真,那麼在意,我想是因為,我們實在太認識人生的無常了,我們把每一次都當作可能是最後一次。
到了香港,一踏出機艙就打開手機,手機裏一定有一則短訊,“在A出口等候。” 大廳裏,不管人群多麼擁擠,C一定有辦法馬上讓你看見她,她總是帶著盈盈笑意迎面走來。她的一隻手裏有一杯新鮮的果汁,遞給你,另一隻手伸過來幫你拖行 李。”要不要買牛奶回家?要不要先去市場買菜?”她問。
她開車,一路上,絮絮述說,孩子、工作、香港政治、內地新聞,好笑的人、憤怒的事、想不開的心情。我們 平常沒時間見面,不知怎麼接機或送機就變成一個流動中的咖啡館,滑行中的聊天室。車子在公路上滑行,我總是邊聽邊看車窗外的風景,兩邊空蒙,儘是大山大海 大片的天空。如果是黃昏,霞彩把每一座香港的山都罩上一層淡粉的薄紗,溫柔美麗令人瞠目。
偶爾,車子也是流動的寫作室。有一天,要從新竹開車南下三百公里,去探視母親,夜裡突來電話, 得知母親生病, 但是要出發時,手邊一篇批判總統先生的大塊文章雖然徹夜寫作卻尚未完稿,怎麼辦呢?榮光看看我一夜不眠、氣色灰敗的臉孔,豪氣地一揮手,決定做我的專用司 機。他前座開車,讓我蜷在後座繼續在電腦上寫作文。四小時車程,到達屏東,母親的家到了,文章剛好完成。榮光下了車,拍拍身上灰塵,一身瀟灑,轉身搭巴士 回新竹,又是四小時車程,獨自的行旅。
這些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, 有時候,是你牽掛別人。一個才氣縱橫的人中風昏迷, 經月不醒。你夢見他,夢見他突然醒來,就在那病房床榻上,披衣坐起,侃侃而談,字字機鋒,他用中文談兩岸的未來,用英語聊莎士比亞的詩。醒來,方知是夢, 天色幽幽, 悵然不已。
或者是一個十年不逢的老友。久不通訊,但是你記得她在小院裏種的花香,記得她念詩時哽咽的聲音,記得她在深夜的越洋電話裏談美學、談文章、談人生時的種種溫情。你常常想到她,雖然連電話號碼都記不全了。
但是, 總是別人牽掛你, 照顧你的時候多。他,有時是她,時不時來一個電話,電話絮絮講完了,你輕輕放下聽筒,才覺得,這其實是個“相見亦無事,不來常思君”的電話──什麼事都沒有,扯東扯西, 只不過想確認一下你還好,但是一句思念的話,都沒有。
昨晚就有一個約會,時間未到,乾脆到外面去等,感覺一下秋涼如水。在暗夜中,靠著大石柱坐在石階上。他出現時,看見我一個人坐在秋聲蕭瑟的黑暗的地上。
有光的時候,他遲疑地說,“我覺得你──憔悴了。”
我正巧穿著一身黑衣黑裙,因為上午去參加了一個告別式。在低低的唱名聲中,人們一波一波地進來又一波一波地離去。
有沒有我們的影子~

龍應台。牽掛~
要趕去機場,時間很緊,路上不知塞不塞車,但我還是給麗莎打了個電話: “十分鐘後到你家。然後直奔機場,準備點吃的給我。”
十分鐘後,麗莎趿著拖鞋,穿著運動褲,素顏直髮下樓來,我們坐在她陽光滿滿的客廳裏。她開始談正在讀的 飛力普•羅斯的小說,我猛喝一杯500cc的優酪乳加水果,囫圇吞一個剛做好的新鮮三明治。吃完喝完,還帶一杯滾燙的咖啡,有蓋,有吸管,匆匆上車。上車 時,麗莎塞給我一本書,《2007美國最佳散文選》, 讓我帶上飛機看。
車子啟動,將車窗按下,看著門裏目送我離去的麗莎,我用手心碰唇,給她一個象徵的親吻和擁抱。
一路飛奔到機場。臨上機,再給她打個電話:“你讓馬麗去幫我打掃時,拜託,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我忘了拿出來晾,請她處理,還有,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,都發黴了。”麗莎說,“沒問題。你要保重。”我也說,“你保重。”
然後我關了手機,提起行李。
這麼常地來來去去,這麼常地說“你保重”,然而每一次說“保重”,都說得那麼鄭重,那麼認真,那麼在意,我想是因為,我們實在太認識人生的無常了,我們把每一次都當作可能是最後一次。
到了香港,一踏出機艙就打開手機,手機裏一定有一則短訊,“在A出口等候。” 大廳裏,不管人群多麼擁擠,C一定有辦法馬上讓你看見她,她總是帶著盈盈笑意迎面走來。她的一隻手裏有一杯新鮮的果汁,遞給你,另一隻手伸過來幫你拖行 李。”要不要買牛奶回家?要不要先去市場買菜?”她問。
她開車,一路上,絮絮述說,孩子、工作、香港政治、內地新聞,好笑的人、憤怒的事、想不開的心情。我們 平常沒時間見面,不知怎麼接機或送機就變成一個流動中的咖啡館,滑行中的聊天室。車子在公路上滑行,我總是邊聽邊看車窗外的風景,兩邊空蒙,儘是大山大海 大片的天空。如果是黃昏,霞彩把每一座香港的山都罩上一層淡粉的薄紗,溫柔美麗令人瞠目。
偶爾,車子也是流動的寫作室。有一天,要從新竹開車南下三百公里,去探視母親,夜裡突來電話, 得知母親生病, 但是要出發時,手邊一篇批判總統先生的大塊文章雖然徹夜寫作卻尚未完稿,怎麼辦呢?榮光看看我一夜不眠、氣色灰敗的臉孔,豪氣地一揮手,決定做我的專用司 機。他前座開車,讓我蜷在後座繼續在電腦上寫作文。四小時車程,到達屏東,母親的家到了,文章剛好完成。榮光下了車,拍拍身上灰塵,一身瀟灑,轉身搭巴士 回新竹,又是四小時車程,獨自的行旅。
這些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, 有時候,是你牽掛別人。一個才氣縱橫的人中風昏迷, 經月不醒。你夢見他,夢見他突然醒來,就在那病房床榻上,披衣坐起,侃侃而談,字字機鋒,他用中文談兩岸的未來,用英語聊莎士比亞的詩。醒來,方知是夢, 天色幽幽, 悵然不已。
或者是一個十年不逢的老友。久不通訊,但是你記得她在小院裏種的花香,記得她念詩時哽咽的聲音,記得她在深夜的越洋電話裏談美學、談文章、談人生時的種種溫情。你常常想到她,雖然連電話號碼都記不全了。
但是, 總是別人牽掛你, 照顧你的時候多。他,有時是她,時不時來一個電話,電話絮絮講完了,你輕輕放下聽筒,才覺得,這其實是個“相見亦無事,不來常思君”的電話──什麼事都沒有,扯東扯西, 只不過想確認一下你還好,但是一句思念的話,都沒有。
昨晚就有一個約會,時間未到,乾脆到外面去等,感覺一下秋涼如水。在暗夜中,靠著大石柱坐在石階上。他出現時,看見我一個人坐在秋聲蕭瑟的黑暗的地上。
有光的時候,他遲疑地說,“我覺得你──憔悴了。”
我正巧穿著一身黑衣黑裙,因為上午去參加了一個告別式。在低低的唱名聲中,人們一波一波地進來又一波一波地離去。
0 留言:
發佈留言